ST泰禾(000732):4月25日09时46分触及涨停板
2023年04月25日盘中消息,09时46分ST泰禾(000732)触及涨停板。目前价格0 96元,上涨4 35%。其所属行业房
记者丨周琦
乳酸菌第一股,增收不增利。
4月20日,均瑶健康发布年报,2022年营收9.86亿元,略增7.9%,钱却没那么好赚,净利7663万,同比大跌近五成。
(资料图片)
手握黄金单品“味动力”,背靠知名的浙商财团,均瑶健康已连续三年,未能跨进10亿门槛。
50岁的董事长王均豪,显然不满这种疲弱状况,内部已提出“二次创业”,开拓益生菌市场,是他及其二哥王均金的新计划。
新业务体量不大,2022年刚过8000万,但是,王家兄弟满怀期待。
回归益生菌
为应对成本持续上涨,3月1日,均瑶健康调整旗下“味动力”品牌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,上调幅度3%-6%不等。
王均豪赚钱基本靠乳酸菌饮品,去年卖了9094万升,贡献近七成收入。
靠着这一主营品类,王均豪一年进账6.5个亿,这已经是较2021年下滑13.7%后的收入。
毛利率39.1%,同比下降8.5个百分点。
乳酸菌主打餐后辅助消化,分为常温、低温两类。
乳酸菌饮料中益生菌不易被人体吸收。常温保存的益生菌饮料为灭活产品,不含活性益生菌,含糖量较高;低温中的活性乳酸菌,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肠胃菌落环境,但能到达肠道的益生菌数量有限。
这让乳酸菌调理肠胃功能的有效性,备受争议。
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,目前90%以上益生菌乳饮料企业的产品含糖量高,且生产技术门槛低,产品良莠不齐,加重消费者对乳酸菌品类价值的质疑。
“平替”品类抢占市场,如益生菌酸奶、益生菌含片、益生菌粉剂。
“竞争企业竞品采取低价促销行为获取市场份额,公司被迫作出应对,造成终端促销费率进一步上升。”均瑶健康曾表示。
去年王均豪在广告宣传促销费方面,花掉1.1个亿,比2021年多了1100余万。
为破体量瓶颈,他尝试过新品类,例如,扩展矿泉水。
2020年12月,均瑶天然矿泉水公司成立。据天眼查,其由均瑶健康全资持股,主打高端化。
据悉, 均瑶矿泉水水源地湖北恩施,有“富硒之都”之称,除含有钠、钾、钙、镁等离子外,硒和锶含量指标均超过了国家标准两倍以上。
《21CBR》记者在品牌天猫旗舰店注意到,“恩赐双优天然软矿泉水”258ml的单瓶均价为3.3元,与矿泉水巨头“高端线”相比,价格不占优势,月销量仅12。
记者又实地走访了上海徐汇区几家便利店,并未发现均瑶矿泉水。
水的生意在孵化阶段,短期难见突破,王均豪似已调转枪头,均瑶健康回归熟悉领域,目标直指益生菌。
把握生产源
益生菌,也是王均豪本人的又一次创业。
32年前,王家三兄弟从温州起家;之后闯荡上海探索国际化,成功研发纳米陶铝科技新材料。
至今,均瑶集团旗下有吉祥航空、爱建集团、大东方、均瑶健康四家A股上市公司,业务涉及航空运输、金融服务、消费、教育、科创五大板块。
2022年,均瑶集团以338亿的营收(2021年度数据),跻身上海民企20强。截至4月21日,其控制的4家上市公司,市值合计超过580亿。
王均豪个人,持有均瑶集团24%股权,且担任总裁,他亲自出马,搅动益生菌赛道。
2021年,均瑶健康调整组织结构,成立乳酸菌、益生菌两个市场部,又根据益生菌品类及渠道特点,搭建四个新事业部。
其兄王均金,公开发声建议,尽快建立益生菌食品国家标准。
有研究显示,中国益生菌市场年均增速约15%,已达千亿规模。
后发者均瑶,益生菌品类营收超8000万元,同比增长43%。
其中,益生菌饮品达3006万元,食品类贡献5076万元,增长幅度均在四成以上。
“希望乳酸菌与益生菌各占50%,主营业务还是常温乳酸菌,但在常温乳酸菌的产品中也会添加益生菌成分。”均瑶健康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《21CBR》记者。
王均豪夯实原料基础。
2020年年底,均瑶健康与微康益生菌签订合作协议,将在三年内协助均瑶健康自主开发乳双歧杆菌J605、植物乳杆菌Y388专利菌种及应用解决方案。
去年11月,均瑶健康完成益生菌生产企业润盈生物的重整。
润盈的高活性冻干菌粉年产能达300吨,有超20年益生菌生产技术储备,为均瑶增加30多种中国本土益生菌、4000余株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菌种资源库。
“在菌株储备、生产技术、海外市场方面得到补充,初步构建起‘研发—生产—销售’一体化闭环,有意将其打造成为第二主业。”王均豪表示。
按照规划,润盈主要面向B端客户,大客户先树标杆、利润次之,再带动中小客户。
覆盖多场景
“市面上大多品牌的选菌方式是从进口的、出名的益生菌中筛选,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”
有益生菌从业者告诉记者,中国人肠道菌群结构不同于西方人,本土研发的益生菌,更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。
王均豪联合高校力量,“几乎看遍了全球的益生菌技术,最终找到了江南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。”
2021年,均瑶健康与江南大学发明专利“卷曲乳杆菌CCFM1118”,推出味动力“青幽爽”、“畅饮爽”益生菌乳酸菌饮品和黑巧益生菌产品;
今年3月,二者联合推出本土菌种“两歧双歧杆菌CCFM1166”,用在“YPEPRO”益生菌中。
王均豪加大研发端投入。2022年研发费用近1800万,较上年增加500多万元。
均瑶健康开启微生态科技转型。
全球几乎所有益生菌产品,作用场景均围绕肠道,均瑶突破并将覆盖人体全链微生态益生菌系统。
王均豪一度将个人微信名改为“均瑶健康微升态科技”,2022年1月成立上海微升态科技,注册资金6000万元。据天眼查,微升态为均瑶健康100%控股。
他的发力方向包括抗幽门螺旋杆菌、护肝、女性私护、免疫调节、血糖管理等十大方面。
从官网来看,均瑶健康已推出22款益生菌品产品,包括咀嚼片、酸奶、固体饮料、巧克力、饼干等。
味动力天猫旗舰店的产品,按“功效”分为肠胃健康、体重管理、内在养护、开胃解腻四类。
其中,针对女性纤体需求的“纤美君小紫条益生菌固体饮料”,月销突破1000件。
均瑶已有7株专利菌株实现产业化应用,2022年共小步快跑,上市72个SKU新品。
今年1-3月,均瑶健康预计营收4.23亿-4.68亿,之所以大涨92.7%-112.98%,受益于独家专利技术、新产品等。
转型无法一蹴而就,王均豪已迈出第一步。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关键词:
2023年04月25日盘中消息,09时46分ST泰禾(000732)触及涨停板。目前价格0 96元,上涨4 35%。其所属行业房
4月24日,联创电子(002036)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,935,371,441 46元,同比增长
为落实《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按照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
1、序数给基数增加了另一层含义,例如:基数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。序数:第一,第二
4月23日,重庆。在高铁上,两名女子发生激烈的争吵,这一幕引网友热议。视频中,前排女子正在对着后座的带
中江县辑庆镇永远村芍药花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凘源摄 近日,中江大片芍药开花,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拍照
浙江这一公寓,活跃着两万多网红主播,密度堪比香港!杭州,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有西湖和千年古刹灵隐寺,还
截至3月末,阿里地区涉农贷款余额35 45亿元,同比增长32 42%,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11 69个百分
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,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。那么新闻六要素是什么
CFi CN讯: 从昨日至今日(4月25日)盘前季报来看,15股亏损扩大。迈威生物-U(688062)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
6月25日下午,第六届国际智能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天津)落幕。落幕式上首先发布了“天津号”纯太阳能车,这
第一时间提供各大券商研究所报告,最大程度减少个人投资者与机构之间信息上的差异,使个人投资者更早的了解
美国《华盛顿观察家报》4月23日文章,原题:美国的读写能力危机将如何严重削弱我们与中国竞争的能力无论我
本届增设孕婴童用品展区,与第二期玩具展区一同展出,有利于提升展会专业化水平,也有利于满足国内消费升级
120匹马力对于家用轿车来说是够用的,一般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大多为100多匹马力。拿高尔夫这辆车来说,高尔夫
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,近期沃森生物(300142)发布2023年一季报。根据财报显示,本报告期中沃森生物营收
Copyright 2015-2022 太平洋双创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